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是鑲嵌在渤海灣的一顆璀璨明珠。1988年滄州市被國務院確定為環渤海經濟開放區,1995年被國家化工部確定為全國第三座化工城。境內有黃驊港城、黃驊市、滄州市、吳橋、任丘5個省級開發區,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眾多賓朋,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置業的一片熱土。目前,滄州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與歐、美、亞洲一些國家的10余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自古燕趙多豪杰。滄州歷來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戰國暑期著名醫學扁鵲,《孫臏兵法》的作者孫臏,隋朝著名經濟學家、儒學家劉炫,唐代地理學家賈耽,元代雜劇作家馬致遠,清代著名學者、四庫全書總篡紀曉嵐,清末洋務派首領張子洞,清朝著名武師霍殿閣,近代武術大師王子平,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都是享有盛譽的滄州籍人士。滄州還是著名的武術之鄉、雜技之鄉、歷史悠久的吳橋雜技名揚四海,門派繁多的滄州武術聲震四方。
滄州集自然精華和人文薈萃于一體,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發展優勢。有氣墊雄偉的滄州鐵獅子,全國四大清真寺之一清真北大寺,素有“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民間藝術奇葩吳橋“雜技大世界”;誕生了中國最大的離子膜燒堿和PVC生產基地滄州化工實業集團公司、全國70年代建設大型化肥生產企業、現國內唯一正式生產TDI產品的滄州大化集團公司、全國著名的生產乾通牌電線電纜的新華線纜集團、全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的黃驊長蘆鹽場、現已投入使用的國家跨世紀重大工程黃驊大港和朔黃鐵路;培育了全國最大的苜蓿生產基地、彎頭管件生產基地和馳名中外的金絲小棗、泊頭鴨梨、滄州、冬棗……這些都吸引了無數中外賓客的目光。
滄州市是一座興的城市,更是一座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城市,670萬勤勞智慧的人民,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大開放格局,推動了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全面進步。特別是朔黃鐵路、黃驊港的建成運營和南水北調的開工建設將為滄州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在區位、環境、資源、港口、人才、服務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綜合優勢,是二十一世紀全國經濟發展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地區之一。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滄州,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張開雙臂迎接更多的海內外客商到這塊豐沃的土地上投資置業、共同發展。
沿革:滄州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因瀕臨渤海而得名。滄州初屬幽州和兗州,再歸燕、趙、后隸京師,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設滄縣專區,1958年6月起,分別并于天津專區和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復滄州專區,專署駐滄州市(縣級)。1983年12月,滄州市改為河北省直轄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稱滄州市。
位置:滄州位于河北省的東南部,位于東經115°6′至117°8′,北緯37°4′至38°9′之間,東臨渤海,西界保定,北靠天津、南接山東、衡水,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南大門,也是國家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及河北省確定的率先發展的“兩環”(環京津、環渤海)一線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歷代南來北往的交通要沖。
區劃:滄州總面積14201.2平方公里,轄新華區、運河區2區和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14個縣、市,中捷、南大港二個縣級農場。
氣候:全境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13度,最熱7月,平均氣溫26.4度,最冷1月,平均氣溫3.9-4.8度;平均風速三級左右,無霜期190-22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交通:京滬、京九、朔黃鐵路在境內通過,京滬、石黃高速公路以及京福、京大等多條國道縱橫全市,四通八達?缡兰o重點項目黃驊大港一期工程兩個五萬噸級泊位投入運營,與之配套的朔黃鐵路已全線通車。港城的建成使滄州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加突出。滄州正成為全國一個新的大型海陸聯運樞紐和商貿集散地。
地區優勢
區位優勢:滄州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是河北省確定的“兩環”(環京津、環渤海)開放一線地區,也是京津通往東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沖。京滬、朔(州)黃(驊港)鐵路和京滬、石黃高速公路在滄州市區交匯。京九、朔(州)黃(驊港)鐵路在我市肅寧縣交匯,并建有編組部。國家“九五”重點工程黃驊大港和朔黃鐵路已竣工并投入運營,成為西煤東運新通道的出?诤图街心、魯西北以及晉陜和內蒙古等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區位優勢將日趨勢明顯。
環境優勢:自然環境優勢突出。全市人工造林3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7%;鄉級以上公路及河渠綠化率達到80%以上;農田林網控制面積達700多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0%以上;多數縣市達到了部頒平原綠化標準。河間綠色食品基地、東光曲莊生態農業建設和黃驊市沿海古貝殼保護區建設,都已成形并初具規模。 經濟環境日益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私營經濟壯大、農業產業化的逐步形成,構成了發慌經濟的新動力。 社會環境安定祥和。多年不懈地致力于社會環境的全面整治,為全市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資源優勢: 礦產:滄州境內有華北、大港兩大油田,現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億噸,天然氣儲量282.6億立方米。滄州擁有95公里海岸線,鹽田面積29400公傾,是全國四大鹽業基地之一,年產原鹽105萬噸。 林果:有林地面積24764公傾,果園面積17.25萬公傾。主要品種有金絲小棗、冬棗、蘋果、鴨梨等。年產水果達735241噸。 土地:有土壤面積779千公傾。土壤有潮土和鹽土兩大類,四個亞類,十一個土屬,五十三個土種。 海洋:海岸線總長95公里,沿海灘涂40多萬畝,水質肥沃,餌料豐富,年平均氣溫為12度。海洋生物1000余種,盛產螃蟹、對蝦、海蜇等珍品,年水產總量7萬噸。 港口環境:黃驊港距天津港60海里,距由東龍口港149海里,海上距韓國仁川港480海里,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區位優勢明顯,是一個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的國際天然良港,也是我國目前港口建設中一次性投資最多、工程規模最大的項目。整個工程分期建設,一期工程2個5萬噸級、1個3.5萬噸級泊位已建設投入運營,正在籌建萬噸后,將形成煤炭1億噸、雜貨500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國沿海港口城市前列,將成為集煤碳、雜貨、化工、客運、集裝箱為一體的我國北方綜合性樞紐大港。
產業優勢: 石油和化學工業:1995年被化工部正式確定重點建設的全國第三座化工城。目前已懷有形成包括石油化工、氯堿化工、合成材料和精細化工廠等在內的完整的生產體系。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60多家,年銷售收入100多億。其中滄化實業集團公司是國家大一型企業,年生產PVC樹脂29萬噸、燒堿8萬噸,是全國最大的PVC生產基地之一;滄州大化集團公司是國有重點大型企業,年生產合成氨33萬噸、尿素52萬噸、TDI2萬噸;中國石化集團滄州煉油廠是滄州市最大的石油化工企業,年加工石油260萬噸、生產聚丙烯7萬噸,是滄州市的主導產業之一。 冶金及金屬壓延加工業:以鑄造、模具制造、彎頭管件為主,以孟村冶金鑄造廠、滄州螺旋鋼管廠、泊頭中軸廠等20多家企業為骨干,年銷售收入超過40億元。孟村縣被命名為“中國彎頭管件第一縣”,泊頭市是著名的“鑄造之鄉”。 機械電子業:以通用設備、電線電纜、礦山、機電工業專用設備、電路板制造為主,以河北神力電工機械有限公司、黃驊市大麻沽電路板公司、遠東等30多家企業為骨干,年銷售收入超過48億元。 建材業:以玻璃及玻璃制品、水泥制品、建筑材料、陶瓷制品為主,以河北振海鋁業公司、滄獅建材廠、青縣水泥廠等20多家企業為骨干,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
旅游優勢:滄州市歷史悠久,有獨特的風景名勝、民俗風情、歷史遺跡可供游覽和觀賞。鑄于953年的滄州鐵獅子高5.3米,長6.5米,寬3米,氣勢雄偉,造型逼真,是我國鐵鑄工藝一大珍品;滄州清真北大寺,是一座可與廣州懷圣寺、山東濟寧寺齊名的華北最大的清真寺。東光鐵佛寺、泰山行宮、漢墓群、武帝臺、鄭州廟、盤古廟等名勝古跡獨具風姿;吳橋縣是世界著名的“雜技之鄉”,“吳橋雜技大世界”,為國家4A級景區,被國家旅游局列入民俗旅游景點,“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被文化部確定為國際賽場;美麗富饒的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有“華北明珠”之稱,是理想的旅游勝地。